2022年05月09日
近日,在《北京市“十四五”时期城市管理发展规划》新闻发布会上,北京市住建委副主任、一级巡视员冯可梁介绍,“十四五”期间,北京市新建民用建筑全面落实节能设计标准,大力发展高星级绿色建筑、推进超低能耗建筑示范、开展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化改造、推广绿色建材应用。
详细2022年05月09日
随着时间发展,环保观念深入人心,指导着人们各方面的行动,绿色建筑的理念也越发盛行。为了节约资源,保护环境,发行绿色建筑评价相关指标,让人们对绿色建筑是什么有了更直观的理解。绿色建筑指的是因地制宜、结合场地气候与特征设计的建筑,是安全耐久、健康舒适、生活便利、资源节约、环境宜居的建筑,是具有创新性并与文化结合的特色建筑,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建筑。
详细2022年05月09日
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,我国已正式提出“双碳”(碳达峰、碳中和)目标,即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,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。
详细2022年05月09日
当下,全球各国都在积极探索碳减排的思路和方向,而伴随着中国经济逐步转向高质量绿色发展阶段,降碳战略也成为“十四五”生态环境保护的总抓手,为低碳转型绘制了路线总图。
详细2022年04月25日
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是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、推动建筑领域碳达峰的重要路径。如何划分高星级绿色建筑范围,如何实现绿色建筑从土地出让到可研、规划、设计、施工及竣工验收等建设全流程管控,成为推动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难题。为此,市住建局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,从编制绿色建筑政策指南、制定监管流程等方面入手,迅速明确惠州绿色建筑工作的实施策略和路径,推动全市绿色建筑工作跨越式发展。
详细2022年04月25日
近期,住建部发布《“十四五”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》,明确提出到2025年,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(2020年渗透率77%)。《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》规定,建筑行业在4月1日开启强制碳排放计算
详细2022年04月18日
今天,一座普通建筑的全寿命周期(50年左右)产生的碳排放中,大约60% 是运行期间的排放,近40%是施工和上游过程中的排放。平均而言,几乎三分之二的排放是由主体结构和围护结构导致的,它们提供了最大的节能潜力。剩下的三分之一主要是由建筑扩建、建筑设备和材料运输导致的。
详细2022年04月18日
自从我国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之后,各个行业领域都开始执行节能减排。建筑领域是社会的终端能耗用户,因此占据了碳排放的半壁江山。根据中国建筑节能协会统计专委会的统计报告,建筑业需要下功夫推广低能耗建筑,执行脱碳策略等,才能圆满地实现碳达峰任务,才不至于拖后腿。加强对绿色建筑的研究对于实现双碳目标就有十分显著的意义。
详细2022年04月11日
为进一步规范北京绿色建筑标识管理工作,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印发《北京市绿色建筑标识管理办法》(京建法〔2022〕4号),并自发布之日起开始实施。其中规定,将公共建筑电耗限额通过考核(
详细2022年04月11日
记者从北京市住建委了解到,为进一步规范北京市绿色建筑标识管理工作,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印发《北京市绿色建筑标识管理办法》并于发布之日起开始实施,《管理办法》呈现四大亮点。
详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