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20_300px;
新闻中心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>新闻中心>行业动态
打造精致城市威海样板,下步重点来了!
来源:百家号 编辑:大众日报 更新于:2021/7/12 10:29:47 阅读:

三年来,威海市以“威海要向精致城市方向发展”为总目标总方向总遵循,以高质量发展、高品质生活、高标准环境、特色化发展“三高一特”为基本内涵,以建设“精致城市幸福威海”为导向目标,从宽窄两个口径思考和推动构建精致城市战略体系,通过开展精致城市建设三年行动,实施了一批重大项目,出台了一批创新性成果,创建了全国首个“美丽城市”建设试点,上榜2020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,精致城市建设在认识上不断深化、实践上不断丰富,打开了城市高质量发展新局面。

坚持精当规划

在优化顶层设计上取得重大突破

建设精致城市没有先例可循。威海市认真总结城市发展经验,广泛吸收先进城市做法和专家意见建议,探索建立精致城市政策体系。制定了国内首部精致城市条例——《威海市精致城市建设条例》,作为精致城市建设的“根本大法”,从城市规划设计、建设管理、服务保障等方面提出了普遍遵守的行为准则。制订了《威海市精致城市评价指标体系》,涵盖生态环境、城市特色、公共服务、发展动能、社会治理5个方面,提出了50个核心指标,使各项工作可量化、可操作。在指标体系框架下,编制了5部市政园林导则。同时,统筹整合土地规划、城市规划、主体功能区规划、海洋功能区划、乡村规划等,在全省率先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试点,推动中心城区东拓、西展、南延,不断优化城市空间布局。

坚持精美设计

在塑造城市特色上取得重大突破

立足山、海、湾、滩、岛、泉交相辉映的自然优势,以及威海特有的历史文化、红色文化、海洋文化等,威海市在全国率先开展第四代城市设计,实现中心城区16个管理片区、63个管理单元城市设计全覆盖,使城市显山、露水、透海,彰显山海景观特色。出台了《威海市城市风貌保护条例》,编制了城市风貌保护规划和保护名录,较好保持了威海特色的“大山海、小珠链”城市风貌。精心做好特色街区、园林绿化、景观照明、街道界面等要素的设计,建成新威附路、生肖街等一批新地标和“网红打卡地”。

坚持精心建设

在提升城市功能上取得重大突破

近年来,威海市先后承担了全国地下综合管廊、“城市双修”“美丽城市”等多项国家试点任务,累计建成地下综合管廊40.6公里,海绵城市50.7平方公里,威海新机场、莱荣高铁、文莱高速加快建设,城市清洁供暖和天然气镇镇通工程全面普及。积极推进城市更新改造,打造了环翠区卫城片区、经区韩乐坊片区2个省级示范片区,启动了海港公园、金线顶公园和千公里海岸线滨海步道建设,着力打造“千里海岸线,一幅山水画”。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建筑,创建了10个国家、省级装配式产业基地,在老旧小区改造、市政道路建设等项目上,加快推广应用预制混凝土产品,精致精细理念逐渐深入人心。

坚持精细管理

在创新治理模式上取得重大突破

威海市以推进治理现代化为目标,积极探索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模式,创新性提出“六治融合、一网联动”模式,入围全国首批“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市”。以开展新型智慧城市试点为抓手,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,启动建设智慧城市运营中心,推动智慧城管平台拓展升级,城市管理案件处置率达到99.7%。创新开展红色物业工作,健全四级联动机制,整治热点难点问题近10万件,住宅小区物业覆盖率、业委会覆盖率、物业缴费率、业主满意率,分别达到100%、93.8%、87.2%和90.5%,叫响了“红色物业情暖万家”的行业品牌。

坚持精准服务

在提高民生温度上取得重大突破

威海市坚持“小切口”改善“大民生”,三年来,累计实施了21条瓶颈路打通工程、21个停车场、9座过街天桥建设项目,改造老旧小区170个,加装电梯46部,新建改造公厕69座,建设口袋公园215处、城市书房41处,改造提升菜市场15处,建设社区食堂46处,错时开放机关企事业单位停车场105处,免费向社会开放227所学校体育设施,高标准开展铁路沿线、海岸线、环山路沿线“三线整治”,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。积极开展化解城市成长烦恼“四部曲”,不动产权“办证难”问题基本处理完成,解决办证难15.3万套;累计完成219个闲置项目及“半拉子”工程处置;启动了40个地块、总面积1.9万亩低效用地整治项目;大力开展住建领域矛盾纠纷排查整治工作,城市软硬环境同步提升。

上一篇:

下一篇:

兰州总部
地址: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天水北路万达广场写字楼
电话:0931-8362799
邮编:730000
徽县分公司
地址:甘肃陇南市徽县银杏乡高墙村泓盛公司办公楼
电话:0939-7523899
邮编:742300
108_133px;
108_133px;
© 甘肃懋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陇ICP备19004056号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3453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3453号